【故事東非】江玉敏Mina/傾聽之前,別說我們知道該怎麼幫忙

每個小社會裡的隱微文化習慣和真實需求不盡然相同,
謙卑傾聽顯得更為重要……

住在東非坦尚尼亞的臨海小鎮超過半年,我的日常生活圈沒有其他外國人,只有坦尚尼亞的老師、學生、小販和村民。三餐都與當地朋友共進,提供我一個簡直讓人類學家羨慕的機會,一窺神秘卻又令我驚訝的當地文化和價值系統,更讓我大大檢討自己蹲點之前那些美麗卻天真的想像。

海風陣陣,小鎮的海岸線總有漁夫划著木製小船捕魚。這天傍晚,我受邀到一位知性又認真的女老師家裡吃魚。她住的地方很簡單,和幾戶鄰居們圍成三合院般的居所,旁邊有大家共用的廁所和浴室。我抵達時,天已黑,星星都出來了。小女孩又蹦又跳地出來抱我,女老師轉頭招呼微笑,在昏暗的廚房裡繼續忙著切菜。

我這才注意到,這個房子裡,除了廚房裡的微弱小燈以外,客廳和臥室都沒有裝任何燈!可是房子裡並不是沒有電,相反地,客廳裡電視持續播放,閃爍的藍光照著沙發,碩大的冰箱在旁邊靜靜運轉,房子裡的插座正在為手機充電。熱騰騰的魚和飯上桌以後,我們聞香卻難以看清楚食物,總要把盤子傾斜一邊,藉著電視藍光照耀,或者索性拿出手機當作手電筒,才能把魚刺看清楚。女老師和小女孩坦然自若,我卻納悶著小孩晚上該怎麼在家中讀書?我輕聲問和我一同來的朋友,「她們家的燈最近壞掉了嗎?」「噢,沒有,一直都是這樣的。」朋友笑著回答。

眼前畫面溫馨平靜,我的內心卻天崩地裂。一年前,我曾透過網路資料研究過東非偏鄉地方缺電的狀況,並雄心壯志渴望引入太陽電能改善缺電情形。那時候的假設是,一旦居民擁有電力,他們就可以在夜裡擁有燈光,就可以讀書、可以增加知識,可以追尋更好的人生。這也是大部分與電能相關的NGO/社會企業強調的廣告形象:發展中國家的小孩在夜裡,因著眼前象徵希望的燈光,滿足微笑。總之我們希望他們擁有電的主要目的,不是為了電視機或大冰箱,而是為了光。

對我來說,擁有光的需求理所當然比擁有電視的需求更加優先,可是當我的「理所當然」和他們的「理所當然」不一樣呢?

有位受過現代教育、擁有美國妻子的坦尚尼亞馬賽(註)朋友和我說過,他有兩個家,一個是現代的水泥大房子,有自來水、沙發和浴室。另一個是傳統的牛糞與樹枝蓋的土屋,有牛羊與雞群緊鄰在房子旁邊,有蒼蠅、沙地和動物的味道。我問他平常住哪一個房子?「嗯……我比較喜歡住傳統房子,因為早上起床時就可以看見我的牛羊,也可以一直聽見牠們。」我暗自驚訝,我相信一百位台灣人來,九十五位都會選擇住在水泥房子,剩下選擇與住在牛糞樹枝小房子的,或許是為了短期體驗,或許是為了環保意識,但應該不會是出於對於牛羊與雞群的愛。試想,假如今天有善心組織來,看見人們住在「破屋」裡,就自動自發為當地人蓋「好房子」,是不是很可能反而變成養蒼蠅的空屋,讓當地人納悶、又讓捐贈者心寒的計畫呢?

後來我才知道,儘管馬賽人居陋室穿簡衣,但他們那群牛羊若拿去轉賣,其實有些人也可以家財萬貫,要有房有車都不是問題。可是這些牲口在馬賽文化裡就是代表財富和權力,極端一點的例子,有馬賽人就算是病入膏肓,也不讓牛羊換現金,不去看醫生,直到病逝,留下活蹦亂跳的牛羊。

後來去另外一位朋友家,手拿iPhone和大筆電的他,父母職業不錯,家境狀況在當地算是小康。可是他們家裡鐵皮屋會漏水,牆壁是未經粉刷的雜亂水泥牆,廁所裡沒有衛生紙,有沙發但大家通常都坐在水泥地上,看著加大的平板電視。節儉是種美德,但是基本生活環境的狀態,至少在我的觀念裡,會是比電子產品更基礎的需求。更何況,這個家庭完全有能力負擔修鐵皮屋、刷牆壁、整理廁所的開支。

突然想起走訪西非獅子山共和國時聽說的小故事。當鑽石礦工終於挖到幾顆小原鑽以後,第一件事情不是買食物或修補家裡的破屋頂,而是趕快拿錢再去換新手機。擁有智慧型手機,不只可以和遠方的家人朋友聯繫,還可以滑一滑臉書,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(臉書的普及率在獅子山共和國和坦尚尼亞都非常高。我曾遇見獅子山國的女孩天天滑臉書,但當我們提起Google,她反而納悶地說「那是什麼?」)

馬斯洛需求三角形告訴我們,人們滿足高層級的「尊重需求」和「自我實現需求」前,會先滿足基本的「生理需求」與「安全需求」。可是,有時候和當地朋友的相處,卻讓我看見他們對事物的優先次序,是一個反轉的馬斯洛需求三角形。如果我們的理所當然,卻和他們的理所當然不一樣,那麼我們針對各式問題所想出來解決方案,在當地人眼中,是不是也可能顯得答非所問呢?我感到汗顏。

特別要強調的是,我所遇見的當地朋友裡,並不是所有人的需求次序都會和我所認識的不同。例如就醫、讀書的需求基本上是所有人都渴望的。對於更舒適的生活環境的追求,也是普遍存在。沒有辦法以「啊,所以坦尚尼亞人都喜歡和牛羊住,不喜歡水泥房子。」作為粗糙單一化的結論。

然而,正是因為每個小社會裡的隱微文化習慣和真實需求不盡然相同,進行熱血而善意的行動之前,謙卑傾聽顯得更為重要。伏爾泰曾說:「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」,在我們謙卑傾聽、誠心了解對方文化之前,別說我們知道該如何幫忙。

註:馬賽人是廣泛分布在東非的一個部族,傳統上過著游牧生活。近年來儘管許多馬賽人開始選擇現代化生活,但仍有許多選擇以傳統文化與儀式生活。

(更多關於東非的故事,請繼續鎖定《皇冠》雜誌全新專欄【故事東非】。)

江玉敏 Mina/圖片提供

IMG_1721.JPG

【江玉敏Mina】

大學時代因緣際會踏上獅子山共和國、肯亞與坦尚尼亞做教育計畫。畢業後隻身勇闖坦尚尼亞,與當地天主教會一起做發展工作。以學習斯瓦希里語為樂、以傾聽當地人為習慣。即將前往英國發展研究院攻讀碩士,夢想是加入國際組織,做人道援助發展第一線,並讓生命結出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的果子。

1 Comments

發表留言